朱云慧认为,所谓的乡村CEO,就是村庄的管理者,不仅要吃苦,会管理,还要让游客满意。
在专题培训中,威信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授课教师从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应对风险挑战、奋力谱写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砥砺奋进书写五张答卷和凝聚合力谱写威信篇章等内容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威信县卫健系统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授课教师分别以《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云南地方党史传承云岭红色基因》《全力拼经济抓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党员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及责任 》等为题进行讲解。连日来,昭通市各地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市委在昆流动党员管理工委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活动。在专题讲座中,市文联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作专题辅导,并结合历史与现实,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和昭通实际,分别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方面,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党课。其间,参训党员还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警示教育片等,让参训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昭通在昆的87个党支部100余名党员参加集中培训,3500余名在昆流动党员通过线上直播全覆盖参加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全市文联系统干部职工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要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学、拓宽渠道广泛学、结合实际对照学,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文艺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认真履职,敢闯敢干,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在昭通学院成立了全国首个乡村CEO学院,为实验示范村庄培养、输送乡村职业经理人,一期46人已完成培训上岗。
2022年,组织化输出37.43万人、技能培训24.5万人,新增省外输出8万人,平均务工时间延长至9个月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时间回溯到2021年1月,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昭通185.0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乡村振兴,需要找准增收点。两办法管住钱——立足昭通部分地方建房耗费、人情负债的实际,管住农村攀比建房行为,引导农户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回城不回乡,在县城、集镇买房。
随着昭通发展的不断深入,今年以来,昭通把脱贫人口增收工作上升为产、城、人三篇文章中人这篇文章的中心任务。重点工作清单——聚焦全年目标,实行动态管理,每月派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月底进行盘点交账,完成的提交成果、未完成的继续推进、新增的列入清单,确保增收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落实。
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负责,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制定出台实施办法,压紧压实市、县、乡、村、组五级责任。多模式创收益——积极探索推行集体经济混合股份制、三变改革、五大合作等试点工作,采取村企合作、村社融合、村村抱团等多种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村均收入19.72万元。对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低收入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行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一户一策,精准对人制定落实增收措施。通过不断努力奋斗,2022年末,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233元,较上年增长15.69%,今年预期增长16%以上。
乡村振兴之于昭通,不仅是民生之要、崛起之策,更关乎昭通未来。面对新发展机遇期,昭通上下一心,努力谋划乡村振兴这盘棋,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重中之重,以四个三工作法,逐渐破解困扰发展的4个难题。设立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昭通惠民保,在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对特困人员、孤儿及三类对象分类资助购买惠民保,医疗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再进行赔付,防止因病返贫。鼓急号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后,昭通发出最强的乡村振兴动员令,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力量和重心下沉,切实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抓实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消费帮扶,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农村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突出就业保增收——在稳住26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大盘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提高组织输出、省外输出、技能输出和延长务工时长三提高一延长增收措施。建立收入监测网格2.5万个、网格员5.5万人,每季度采集收入,分析比对。
突出示范促增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的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实验示范村已投入运营,通过借鉴、复制、推广,全市完成打造并投入运营4个、在建41个,计划到2025年建成实验示范村庄100个,辐射带动建成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乡村振兴,关键点是找准群众增收的路径。
185万群众稳定脱贫后,昭示着昭通进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战略机遇期。市级综合督导组每月开展一轮实地督查,市纪委监委实施乡村振兴领域问效行动,发现问题现场交办、跟进整改、限时销号。抓实项目库建设,全市规划脱贫人口增收重点项目294个总投资64.2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7.1亿元,切实把宏观的增收大任务转化为具体落实的小项目。通过突出三个重点,拓宽增收渠道。突出产业抓增收——坚持把做好产的文章作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硬支撑,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化,制定实施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包,强龙头、延链条、育主体、树品牌,做优做强优势产业联农带农促增收。市级专班每月对脱贫群众增收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排名。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昭通上下一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对昭通的发展要求,通过持续推进六大战略,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在乌蒙大地迈出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铿锵步伐。乡村振兴,关键点在群众增收。
通过建立三个清单,昭通明晰了群众的增收路径。调度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每月轮流到县(市、区)召开现场会进行调度。
双保险兜住底——每年设立保费规模1亿元的政策性防贫保险,兜底保障无业可扶、无力致富的低收入群体,2022年度赔付4950万元,有效防止15234户返贫致贫。今年,全市统筹资金2.62亿元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得收益按入股比例分红,每年村均分红收益3.15万元
距离2022年度市场主体年报结束不到6天。2.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会按照一定比例抽取一定数量的市场主体作为公示信息检查对象,检查公示信息真实性,发现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将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条:市场主体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公示或者报送年度报告的,由登记机关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昭通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经营主体朋友:守信创业,诚信经营,按时公示,依法年报。
附:昭通市市场监管局未年报企业名单(截至2023年6月24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未年报企业名单(截至2023年6月24日)。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提醒如果不按规定公示年报信息后果很严重哦。
注意:年报填完了,一定要点保存并公示按钮,方才算成功。5.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在企业与他人合作时信用将会遭到质疑,严重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若满3年企业还未移出的,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个体工商户也可点击微信市场主体智能化开办小程序,进入云南省市场主体智能开办系统,点击进入个体工商户年报,自主报送2022年度报告并公示。
3.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将影响经营主体贷款、投资、出入境、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严重影响发展。各类经营主体在填报年报信息时,应当确保填写的生产经营信息真实和准确。4.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企业法人等在进行注册新公司、经营、从业任职资格等将被限制。↓↓↓1.未按时进行年报的市场主体将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报送年报和公示信息无需缴纳费用,市场监管部门更不会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收取任何费用,请广大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谨防诈骗。年报公示是经营主体的法定义务,是累积自身信用、强化信用主体责任的基础性制度
各类经营主体在填报年报信息时,应当确保填写的生产经营信息真实和准确。3.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将影响经营主体贷款、投资、出入境、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严重影响发展。
5.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在企业与他人合作时信用将会遭到质疑,严重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附:昭通市市场监管局未年报企业名单(截至2023年6月24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未年报企业名单(截至2023年6月24日)。